1、建立地区专业化的农业格局。美国中部和中西部的广大平原地区,主要生产谷物(玉米、小麦)和发展畜牧业;东部和五大湖区,主要发展集约经营的乳用养畜业、水果和蔬菜园艺生产;北纬35°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棉花;西部山区的大草原则为天然牧场,主要饲养肉用牛;加州是亚热带果木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
2、第(2)题,根据美国的主要农业专业带分布判断,C位于中央大平原中部,为玉米带;区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该地区发展农业区位因素可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其优势因素主要有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优越(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交通发达 ;科技发达;工业发达。
3、农业特点:主要特点为区域化、高效化、专门化,生产期间体现为高度良种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生产优势特点:高度一体化、区域化,农业生产率水平和商品率较高,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政府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4、农业生产高度区域化和一体化:美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 农业生产高度商业化:美国农业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目前全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4公顷。
美国:耕地面积1693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面积的约18%,是美国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其中西部大平原号称“世界粮仓”。印度:耕地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面积约51%,有一半的国土都是耕地,占世界耕地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
美国耕地面积为241亿亩,70%以上的耕地集中在地势平坦、耕地大面积连片分布的大平原和内陆低原。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粮食生产国,仅用全国人口不足2%的农业劳动力就生产了世界1/5的粮食,不仅能够供应本国2亿人口的粮食需要,还能有2/3的农产品对外出口,所以美国耕地没有51亿亩土地。
美国的国土面积达到93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大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即约18817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接近0.6公顷。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充足且分布均匀,平均降雨量为760毫米。
美国耕地面积并非51亿亩。 根据百度文库数据,美国拥有373万平方公里的可耕种土地。 美国被划分为220万个农场,平均每个农场面积约为69平方公里(约2535亩)。 美国的耕地面积大约为241亿亩。 这些耕地主要集中在大平原和内陆低原,这些地区的地势平坦,耕地面积连片分布。
1、美国对农业技术的科研经费投入较大,大学和研究机构均可得到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中心有专人负责农机化工作,各州立大学也有从事农业工程研究的部门。制造商可以同研究部门合作开发新产品,也可利用自己的力量开发或研制产品。制造商本身不零售农机具,而是在各个地区委托代理商销售。
2、美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原因: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好 大规模生产,高科技生产,全机械化生产,成本低,产量大 土地私有制 法律健全 农药、物流、种子化肥等相关配套产业完善 交通发达 美国采用全机械化管理农场,施肥,撒农药用的是飞机。
3、自然条件优越 美国位于中纬度隐档源地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貌多样,5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与西经100度大致吻合,将美国分为东部湿润、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的区域,以及西部干燥、多沙漠和草原、地势高峻、土壤贫瘠的区域。
4、其次,美国科技发达,工业先进,对农业投入也多,所以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再者,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员素质高,掌握科学种植技术。而且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对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十分有利。事实上,市场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发展。综上而言,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农业产量高的原因了。
5、美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原因是重视发展高新科技。为促进农业快速、高效和持续发展,美国在全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这个系统免费向所有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大平原农业一体化离不开美国的高新科技投入。
第一种模式: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充足型。以美国为代表,此模式以大量应用农业机械为主要特征,提高了生产率和农产品产量。美国农业高度机械化,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平均每个农场面积达4000英亩。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此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采用了类似的模式,依靠机械化的农业生产。
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它不仅包括传统农业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还包括产前的农业机械、农药、化肥、水利和地膜,产后的加工、储藏、运输、营销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实际上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
第三种模式:土地、劳动力适中型。法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通过实施“一加一减”政策(限制土地继承和鼓励农民退休),以及提供农业贷款和补贴,法国农业产量和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第一种模式: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美国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它以大量使用农业机械为主要特征,农业生产率和产量都极高。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全球领先,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却能养活3亿美国人,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采用了类似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农业模式:美国的农业以大量使用农业机械而闻名,其机械化水平居世界首位,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典范。 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集、耕地资源短缺型农业模式:尽管荷兰国土面积有限且人口密度高,但其农业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