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日本农业机械化基础是什么(日本农业机器)
发布时间: 2025-01-02 浏览: 41 人次

日本的水稻种植和亚洲各国有什么不同?

日本是一个狭长岛国,人多地少,耕地不连片,地块小、分散。1947年—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法案》时,政府在原先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的稻田强制分成小块田划给农民耕种,使得地块更小。

日本的水稻种植业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比较明显的特征主要有:日本比其他国家的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更高,单位产量更高,单位劳动力投入少一些。

水稻田种植则是另一种非常具有亚洲特色的传统生产方式。菲律宾的伊甫高地区的山间连绵水稻梯田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水稻种植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仍被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广泛采用。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很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日本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包括: 劳动密集型农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高单产和人均耕地少:在这些地区种植水稻有助于缓解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需求。 热带气候条件: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热资源。

中国的农业和日本农业的区别

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和人才培养 自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农业预算始终保持在300亿美元左右,其中40%用于鼓励扩种水果和蔬菜,以及支持畜牧业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0%则用于农产品流通和价格补贴。在日本,农民若要修建水利设施、铺设公路、购买农业机械设备,均可向政府申请补贴或通过政府向私人银行贷款。

中日农业经营者补贴规模的差异 长期以来,日本限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但现在,在民主党政策之下,允许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进入农业。尽管如此,实际上并没有很多股份公司参与到农业当中。 日本农业补贴的实施和管理 日本农业补贴的实施和管理主要通过农业保险和租借农地的方式。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比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积大。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03公顷,200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但中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日本的1/5,日本的农业比我国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也远高于我国。

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户均耕地不足2公顷。与美国、荷兰等发达农业国家相比日本农业发展先天上有很大劣势:人均耕地面积小,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也较小,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

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完善的销售渠道 日本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一样大多数都是向往城市生活,这使得从事农业劳动力逐年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机器来代替人力,以46种高性能农业机械为主,从插苗,松土,施肥,收货,分拣,全程机器介入。

大多数国家是不允许股份制公司自由参与农业的,美国和法国都如此。日本关于畜牧业是相对比较自由允许公司化参与经营,而对农业是比较严格的限制的。我认为这样的限制是对的。

如何看待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生产 经历了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机械化、产业化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再向以生物化、信息化为主的知识农业转变。农业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产业,一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所有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

发达国家对现代化的理解,几乎总是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结合在一起的。上述发达国采取的农业政策和优先采用的农业技术等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的现代农业有一个共同标志:即重视农村的社会发展。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它们的基本经验是相同的。

农业生产耕地、劳力都不足,农业现代化对机械化和生物技术都很重视,欧洲农业为次要生产部门。农牧结合和集约化水平高为重要特点。主要种植麦类、玉米、马铃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亚麻等,小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大麦、燕麦约占60%以上。园艺业发达,主产葡萄和苹果。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以后都能做什么啊?要具体一点的!

1、就业方向:这个比较广泛,可以说两个专业几乎可以互相代替,机械制造能做的,农机没有不能的,但农机在发动机方面会略有优势,机制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课程。总体来说都是机械类,在行业没有严格划分界限的范围内,都能找到工作。

2、农机设备销售与服务:毕业生可以在农机设备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等单位从事农机设备的推广、销售和服务工作,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管理与规划:毕业生可以在农业部门、农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农业机械化管理和规划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机械化方案。

3、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农学、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农业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测试、维修等,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运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常见的农业机械设备有水稻插秧机、棉花自动收割机、小麦自动收割脱粒机等。

与日本相比,我国南方农业机械化差距在哪?主要原因?

1、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地理因素,中国南方的地形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耕作。在中国,大型的平原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华南地区虽然地势不高,但是属于丘陵地带,地面都是高低起伏不平的。另一方面,可能中央也不是那么积极的推动提高机械化水平。毕竟,我们的石油供应路线仍在美国控制下。

2、影响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和科技水平、经营的规模大小和地形地势等。我国南方季风水田机械化程度较低。

3、可以机械化呀。我知道在某些小乡镇就有专门租赁机械的,到了春耕秋收,农民就租来翻地和收割。有些还是梯田,但也可以上机械。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就更不用说了。其他地方没有,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个人购买成本太高,又没有人出租吧。

4、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这是事实。原因一是中国农村仍然贫困;原因二,土地少,人均拥有土地面积不多,人力可以完成的事,农民肯定不愿再花钱用机械;原因三,农业生产本来利润不高,再增加成本就更不划算了。所以,只有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很大的少数地区,机械化程度要高一些,如东北、大型农场等地。

世界农业机械化率排名

1、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利用高科技农业设备,如无人驾驶的收割机和播种机,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样很高,设备普及率高,依赖现代化农业机械和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

2、法国以高度发达的农业著称,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葡萄酒产量全球第一。农业生产率高,以机械化提升效率,同时,食品加工业也是法国出口的重要支柱。 英国 英国农业虽然人均土地少,但通过集约经营提高单产,农业人口高效利用土地。

3、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都很高,一家农户可以耕种几百公顷的土地。